紅星技術工程師
某銀礦選礦廠破碎車間采用的是三段一閉路破碎篩分流程,投入生產后,很快發(fā)現(xiàn)了多方面的問題,制約著后期磨浮工藝的進程。經(jīng)過深入的考察研究,該廠對破碎系統(tǒng)進行了技術改造,不僅解決了原有問題,還降低了能耗,生產能力大大提高。
某銀礦選礦廠破碎車間
一、破碎工藝流程及存在問題
碎礦工藝流程為三段一閉路破碎篩分流程,粗碎設備為PE-600×900顎式破碎機,中碎設備為PYB1200圓錐破碎機,細碎設備為PYD1750圓錐破碎機,篩分采用3YK1548圓振動篩,中碎前1#振動篩的篩孔為18mm,細碎前2#振動篩的篩孔為16mm。碎礦工藝流程見下圖。
銀礦廠破碎工藝改造實踐
上述破碎流程存在以下問題:
1、磨礦產品要求的粒度小,碎礦產品達不到入磨粒度的要求。
2、系統(tǒng)運轉率高,能耗大。
3、1#振動篩的礦量較少、篩分效率偏低,2#振動篩的礦量較大、篩面易堵塞。
4、每天清理2臺圓錐破碎機腔內存在的礦泥,需要40min以上,如不進行處理,就會影響破碎機的效率。
二、破碎系統(tǒng)技術改造
破碎系統(tǒng)技術改造過程中,一方面對現(xiàn)有的破碎設備各項參數(shù)進行調整及優(yōu)化,另一方面對篩分設備進行了改進,提高其篩分效率,降低能耗, 降低了破碎產品粒度,實現(xiàn)了“多碎少磨”的目的。
1、調整破碎比。經(jīng)過長時間的生產實踐探索, 確定將粗碎設備PEF600×900顎式破碎機的排礦口減小至80mm,破碎比為5;將中碎設備PYB1200圓錐破碎機的排礦口調整為33mm,破碎比為2.4;將細碎設備PYD1750圓錐破碎機的排礦口調整為13mm,破碎比為2.5。將排礦口調小后,理論上處理能力將減少,但在實際生產中,處理能力不但沒有減小,反而有所提高,這得益于合理的破碎比。生產中,應根據(jù)設備的具體情況及時調整排礦口的大小,才能提高設備的效率。
顎式破碎機
2、針對圓錐破碎機腔內存在礦泥的問題,在4#皮帶漏斗處安置了一個漏斗,專門用來處理從破碎機腔內摳下來的礦泥。處理流程為礦泥經(jīng)由2#、3#、4#皮帶進入專用漏斗,不經(jīng)過2#振篩機和PYD1750圓錐破碎機,直接到達5#皮帶,運至粉礦倉,這樣每年可節(jié)約電費4.5萬元。
3、降低篩片網(wǎng)目,把1#篩機的篩孔由18mm降至14mm,2#篩機的篩孔由16mm降至12mm,并把2#篩片的材質由鐵絲網(wǎng)更換為有防堵性能的鋼制菱型篩網(wǎng),后者篩片彈性強,篩面不易堵塞,篩分效率高。
4、針對1#篩機礦量偏小,而2#篩機礦量大、篩分效率低的問題,自制了一條寬500mm、長4300mm的皮帶設施,分流2#篩機的礦量到1#篩機;這樣既提高了1#篩機的效率,又減輕了2#篩機的負荷,同時減輕了PYD1750圓錐破碎機的負荷,提高了碎礦篩分的效率。
以上介紹了該銀礦選礦廠針對原破碎工藝設計的不合理性進行了各項改造,通過改造,新工藝投產后運行穩(wěn)定,生產能力完全滿足設計要求,給后段磨浮工藝的順利進行提供了保障,效果顯著。